|
乐清潘某家有件祖传的“铁榔头”,小时候,他也不知道这个是啥玩意,便拿来当玩具,敲敲打打。前些天,公安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他把“铁榔头”拿去鉴定后吓了一跳,这是一颗二战时期的手榴弹。
潘某是乐清芙蓉镇岭底泰崪村人,今年35岁。他爷爷曾经是岭底的抗日游击队员,在日本人入侵时,曾浴血奋战过。在抗战胜利后,潘爷爷留下了一颗曾经见证过他英雄历史的手榴弹。在潘某的印象中,小时候,爷爷时常会把这颗手榴弹别在腰间出门,回家的时候,再把手榴弹拿下来。童年时的潘某不知道这个“铁玩意儿”是何物,经常把它当成榔头敲敲打打。
潘某成年后,搬离了自家的老房子,而这颗手榴弹就留在了老房子屋顶的暗格中。本月,乐清芙蓉派出所对辖区村居开展安全大检查,潘某这才想起了老房子里的这个“古董榔头”,觉得有可能会是武器之类的东西,便向辖区民警报告。
8月15日下午,公安民警来到潘某的老房子里,在黑暗的阁楼中,民警找到了这个表面铁质锈迹斑斑的“古董榔头”,并对它进行了鉴定。经鉴定,这个“榔头”居然是一枚二战时期的手榴弹。手榴弹全长约20厘米,全弹重约500克,铸铁弹体内装有烈性TNT炸药近40克,爆炸时可产生100多个碎片,杀伤半径7米许。
之后,民警将附近群众疏散,并将手榴弹移至山沟中,与有关爆破专家一起,将这枚手榴弹插上雷管和引线将其进行引爆。“轰”的一声巨响,这颗有六七十年历史的手榴弹仍然威力十足,爆炸现场顿时升起了烟雾。
据民警介绍,潘某的老房子附近全是砖木结构的平房,住有上百人。虽然手榴弹“上了年纪”,但其威力仍不能小觑,很容易因剧烈碰撞而意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殷诚聪林梁友
来源:温州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