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如梭,转瞬之间,30年光阴过去了,抱养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年的她,现在已经婚嫁做母亲了,我不应该再隐瞒她的身世了,让她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让她再多享有一份父母之爱……”昨日,网友“水晶魂”与记者QQ联系,称打算为自己的养女寻找亲生父母。
“我们养她吧!”
网友“水晶魂”现已过花甲之年,老家在白石街道某村,早些年,他一直在外经商。“水晶魂”夫妻俩原已育有一子一女,加上抱养的小女儿,共3个孩子。
1983年农历十一月,城北(现乐成街道城北社区)某村一名卖干海货的妇女抱了一个女婴来到与“水晶魂”同村的女婿家,其女儿托邻居打听村里有没有人家肯收养。当时,农村普遍还很贫穷,村里有几位热心妇女认为“水晶魂”家里经济条件还过得去,便提议“水晶魂”夫妻俩收养这个女婴。
“那个时候,我正在温州,我老婆一人还举棋不定,打电话过来说家里抱来了一个女娒娒,我就急忙赶回家了。”“水晶魂”说,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养女的情景。女婴裹在一件红色的“包篷”(棉袄)内,“包篷”里的女婴不哭不闹,无助的目光在陌生的大人们面前移来移去,衣服潮湿,满身尿臭。面对这个弱小的生命,“水晶魂”又怜又爱,他口气坚决地跟老婆说:“我们养她吧!”
当晚,天气很冷,在场有人建议,女婴体质很弱,脱衣洗澡怕会冻着,先将屋里烘暖后再洗,于是,“水晶魂”到堂侄处借来木炭,把屋里烘得暖暖的,才开始为女婴洗澡、换衣服、喂食物。从那一天起,这个女婴就成了“水晶魂”家里的一员,享受到了大家庭的爱。
出生日期是个谜
“水晶魂”还向记者描述了几个“记忆碎片”。给女婴换衣服时,发现衣兜里装有5枚铁钉和5枚5分硬币(大概是表示丁财两旺的意思),还有一张红纸,纸上写着“1984年1月19日……”。
当时农历还是十一月份,公历是1983年12月,红纸上的出生日期还早于当时,假如年份错误,设想为1983年1月,那女婴应该有10个多月了,但根据目测,女婴仅一个月左右大。
曾经有人到村里打听
收养女婴的第二年即1984年,“水晶魂”举家迁居外地。因此,除了几个近亲以外,几乎没人知道“水晶魂”的小女儿是收养的。
几十年来,“水晶魂”把养女视如己出,怕她心理有负担,影响其学习,不告诉她的身世。现在,养女已结了婚生了孩子。”“水晶魂”觉得是时候让养女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对此,“水晶魂”也持慎重态度,让他的大女儿探探其妹妹的口气,问她想不想找到亲生父母,养女沉默了一会儿说:“能找得到吗?”“不管当年是什么原因把孩子送走,毕竟他们是亲生父母,我的小女儿应该与亲生父母相认,也让她多享有一份亲情。”“水晶魂”说。
前些日子,“水晶魂”联系上在四川经商当年送女婴过来的妇女的女儿,得知其母亲已年过八旬,有病在身,意识不清,已无法与其交流。而其女儿曾从母亲处得知,当年那个女婴是乐清市清江人,其祖父也是卖干海货的,曾将孙女托付其母亲帮忙找一户好人家。
卖干海货妇女的女儿还说,大约在10年前,曾有3个乐清东乡口音的妇女来到她家,打听多年前被送到村里的那个女婴现在过得好不好。因涉及他人家庭隐私,她没有告知详细情况,只是说孩子现在过得好,你们可以放心。那3个东乡妇女离开时,曾留下一个电话号码,但她在迁居时把电话号码弄丢了。
如有读者特别是清江一带的读者知道寻亲线索,可联系“水晶魂”电子邮箱zhangwu_zhao@163.com,如情况吻合,“水晶魂”会作进一步联系。此外,读者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61116222提供寻亲线索。(记者 郑望喜)
来源:乐清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