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清网讯(记者徐琴微)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步步逼近,10月5日19时,乐清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已启动Ⅱ级防台应急响应。 10月5日下午,我市召开防御第23号台风“菲特”动员会议,部署各项防范工作。市长林晓峰要求各镇街、部门高度重视,以临战的姿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菲特”来袭 据市气象局负责人介绍,第23号强台风“菲特”10月5日下午3时,中心位置在距离温州东南方向700公里左右附近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达14级,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速度往西北偏西方向移动。 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此次台风将于10月6日夜到7日早晨,在浙闽到乐清湾之间沿海登陆,正面影响乐清。受此次台风严重影响,可能会出现风、雨、潮三碰头,6日开始,沿海风力将加强,6日夜里到7日,将达到12-14级。6日夜里到7日将有大到暴雨,过程雨量将达到200毫米,局部达300毫米以上。 据了解,这次台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路径走向对我市极为不利,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直接正面袭击,台风登陆时将会达到强台风级别;二是台风登陆期间,正逢农历天文大潮,如果台风在浙江中南部沿海登陆,我市沿海潮位很可能普遍超警戒水位,甚至超过保证水位,非标准海塘区域可能出现海水倒灌,防潮水、防风暴潮压力很大;三是降雨量大,预计在150至200毫米,局部可达300毫米以上,对地质灾害和危险山塘防御带来较大压力。四是台风影响期间处于国庆假期,一方面外来游客多,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厌战情绪、麻痹侥幸思想,给防台工作带来很大被动。 涉海作业人员6日17时前全部撤离 根据海洋预报部门报告,10月6日、7日两天天文潮已接近警戒水位,加上风暴增水,沿海各镇街要做好涉海工程和沿海低洼地带的防潮工作,对非标准海塘内、海塘外的各类作业人员要求于6日17时前撤离至海塘内安全地带。 10月5日18时前全面停止海上休闲渔船、休闲旅游等海上活动和涉海客运、旅游、交通船只营运。截至5日11时,16艘渔轮、796艘养殖渔船已归港避风。 当前正值国庆长假,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各旅游景点的安全排查,10月6日17时前关闭景区,并做好游客的疏散转移劝返工作。 三督查组检查抗台人员到岗情况 林晓峰在抗台动员会上要求,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市四套班子领导、法检两长、人武部长等都要到各自联系的镇街指导开展抗台工作。水利、气象、海洋、国土、水文等部门要加强监测、密切协作,及时准确地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各单位各镇街负责人要立即进岗到位,研究部署防御措施,切实加强对防台工作的领导。各类监测人员、预警人员、巡查人员和基层网格责任人也要按照预案要求,立即进岗到位。 林晓峰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各项防台措施,重点做好海上和沿海防台工作,做好防大潮防大风准备工作,突出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确保以水库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安全,做好旅游景防台工作。 林晓峰指出,要严肃防汛抗台纪律,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已启动防台Ⅱ级应急响应,各镇街各单位也要启动相应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贯彻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级各部门责任制的防台工作要求。6日8时前各镇街党政一把手等人员必须到位,6日将由市纪委、组织部、考绩办牵头成立三个督查组,分3片到各镇街、单位,检查人员进岗到位情况。城市防台防洪、水上防台、地质灾害防御三个分指挥部要按照各自职责,组织协调各自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城市防台、水上防台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市人武部要作好防台应急抢险队伍准备工作,在6日11时之前,组织50名应急抢险队员集中待命,直到防台应急响应结束。其他防指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和防台预案要求,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