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8月,一名男青年在大荆石门潭溺水身亡。现在又进入暑期,去石门潭游泳的市民越来越多,而每年这里都会发生一两起溺水事件,溺水者大多为其他乡镇的市民。不知水的深浅,很容易溺水。”日前,网友“dj325615 ”向本报QQ热线反映大荆石门潭的野泳问题,希望本报予以关注和予以警示。
“天然泳池”游泳者不少
昨日,记者从乐清三角洲志愿救援队了解到,去年以来,石门潭发生2起溺亡事故,除河道外,他们在野外水域接警10余起。
针对这一现象,日前,记者走访了前几年屡发溺水事故的几处水域。7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荆石门潭,看到潭边空地上,停着七八辆小车和摩托车。记者沿潭边走,粗略地一数,约有10余人在潭中游泳(如图),而且在岸上还有做热身活动准备入水者。记者随机问一位约20岁的男子王某:“这里每年都会发生溺水事件,你是否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心过?”王某自信满满地说,从小就会游泳了,只要当心点,不会有意外。随即,王某纵身跃入水中。记者发现,在这里游泳者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附近的村民,二是驱车而来的其他乡镇市民。住附近的村民杨先生很担心:最近每天都有几十人从各地赶来游泳,大多为外乡人。据悉,这里水域长400余米,最深处达30余米。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柳市荷岙村附近龙潭,有标着“此处禁止游泳、跳水”等内容的警示牌。可是近日仍有不少人入潭游泳。在这里游泳者大多是外来务工者。
八处水域事故高发,溺水者大多会游泳
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市三角洲志愿救援服务队队长赖忠鎏告诉记者,很多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底下却波涛汹涌,石门潭表面上看水流不快,但是水面下暗流很多,河床深浅不一,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溺水事故。另外,福溪水库、芙蓉至岭底一带溪潭、淡溪水库、乐成半沙水库、十八玍水库、柳市龙潭、白石水库等几处为近几年野外游泳的溺水多发地,各处水情非常复杂,一旦出事,施救难度很大。如淡溪水库库床深浅不一,挖砂过后,留下的许多砂坑被水面掩盖,人们涉足很容易一下子被卷走。另外,芙蓉至岭底一带经常吸引一些市民自驾去游泳,经他们探查,部分水潭呈“倒碗型”,口小肚大,水底光照不足,温差极大,乍一下去,很容易抽筋。与此相似的还有半沙水库等。
据介绍,每年像这样熟谙水性、结果发生意外伤亡的人员不在少数,其中青少年居多。去年8月2日,一个17岁安徽少年在柳市镇荷岙附近龙潭水库游泳溺水身亡。施救人员探查,水库最深处有9.7米,且有暗流,水底温度和水表相差足有15度。大温差,易使人抽筋,使人产生恐慌并溺水。
数条提醒请市民千万得牢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镇或村的饮用水源,各水库、山潭都设有警示牌、标语等,注明禁止游泳。为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我市各大水库或规模小点的山潭都有工作人员巡逻,尽管这样,结果却还是经常发生溺水事件。
赖忠鎏分析,野外游泳溺水警情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他提醒,最好不要去陌生野外游泳。特别是不要单独外出游泳,万一发生况状,无人相救。若到野外游泳,最好选择以沙、鹅卵石为底,清澈透明的水域。万一在野外游泳发生意外,一定要保持镇静,一边呼救,一边自救。
据他介绍,如果是手指抽筋可以突然握拳,再快速用力将手指张开,反复几次,以此化解;脚趾抽筋可仰卧水面,用力往上扳脚趾,蹬直腿。大腿抽筋时,可将抽筋的腿弯曲,与身体成直角,然后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其贴在大腿上,向前伸直,反复做3-5次。
倘若被水草缠腿,可憋足气,慢慢潜入水中将其解开。遇到漩涡,切不可直立,要平卧水面,然后用仰泳或自由泳姿势奋力游出。
另外,当发现有人溺水,救人者切记一个原则:不可正面施救,应从背后靠近溺水者,托起其头部,或抓住其头发,也可扶住其腰部往岸上拖。如遇同伴落水,不会游泳者千万不能盲目下水救人,可为其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如木板、绳子、树枝等。
(记者 郑益和)
来源: 乐清日报 作者: 编辑: 周锡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