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网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会员注册
大荆网 大荆网 人文大荆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大荆惨案的元凶蒋叔南

2011-2-26 15:22| 发布者: 格式化| 查看: 4492| 评论: 1|原作者: 老马样板|来自: 大荆论坛

摘要: 蒋达生 蒋叔南(1884一1934),乐清县大荆镇人,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入《历 代人物与温州》一书。 根据该书《一生事业在名山—由军事家到旅行家的蒋叔南》一文 所记,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似乎完美无缺:出生于一个贫 ...
蒋达生
    蒋叔南(1884一1934),乐清县大荆镇人,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入《历
代人物与温州》一书。
    根据该书《一生事业在名山—由军事家到旅行家的蒋叔南》一文
所记,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似乎完美无缺:出生于一个贫困知识分子
的家庭;早年保定军校学习期间便参加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同盟会,积极
投身于反清活动;辛亥革命时,在攻打高昌庙战役中立有战功;辛亥革
命后,与蒋介石共事,发现此人品质恶劣,‘喷而离开他;次年在总统府任
职,当袁世凯称帝之心暴露,“便以过人之胆量”“力陈帝制之非”,因而
受到袁氏训斥;1915年秋,蒋叔南因“不愿同流合污”、“解甲归雁荡,走
隐逸之途”;居雁荡二十余年,“淡泊明志,不慕名利”、“全力为开发建设
雁荡山而劳瘁奔走”等等。①
    笔者最近因工作关系,接触到关于蒋叔南的一些历史资料,十分遗
憾地发现蒋的一生与上文所述出入甚大,特别是漏述了当地七八十岁
以上老人几乎人人皆知的一些“旧闻”。本着该书“编后语”所说的“力
求史料真实,寓论于史;对前人既不苛求,也不溢美”的精神,根据手头
搜集到的资料及往大荆采访所得,扼要介绍蒋叔南的历史的另一面,特
别是他一手制造的骇人听闻的红十三军大荆惨案。
    蒋叔南何许人也?—蒋叔南,大荆镇东里村人,出生于地主豪绅
家庭。有两个兄弟,一个是清末举人,一个曾任常山县知事。这在当
时,应该说在邻里中是炙手可热的,怎么会是“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呢?
早年肄业于保定军校第一期,中途退学。辛亥革命时,他在温州教书。
奇怪的是另有一个“蒋叔南”参加攻打上海高昌庙战役,立有战功。民
国元年,蒋介石在上海任陆军八十九团(沪军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因保
定同学关系,蒋叔南去上海投靠蒋介石,任该团团附。②二年,“二次革
命”失败,国民党人处于逆境,蒋叔南改换门庭,北上投靠袁世凯。蒋叔
南深受袁氏青睐,成为袁氏亲信,曾任江南五省稽查(老百姓说是大侦
探)。因受袁世凯指使谋杀孙中山未遂,后曾被揭发逮捕下狱。③官场
失意后,蒋叔南决定回乡当“乡里王”,成为浙东南著名的大土豪。人称
“大老爷”,背后却叫他“蒋天盖”(土话“天滚”,势可盖天的意思,与“南
霸天”、“北霸天”是同义词)。④
    就在他“隐居”在雁荡山“淡泊明志”的岁月里,发生两起他参与、制
造的屠杀红十三军的流血事件。
    1930年5月1日,驻大荆镇的国民党一三五旅九连因发不到粮晌
发生哗变,连长张玉芝率部130余人投向温岭坞根游击队(浙南红军第
二独立团),游击队派叶景泰率部份战士前往接收。两支队伍会合后共
三四百人,计划去温岭、乐清、黄岩三县交界的太湖山,与永嘉红军会
合。这时,该旅旅长李杰三来到大荆,串通蒋叔南,给张玉芝写了两封
信。明的一封是蒋叔南写的,以讨马为名;暗的一封是李杰三写的,只
有“灭匪归营”四字。张玉芝慑于蒋、李的威力,便又掉过枪口。7日,
当队伍开到叶藤岭时,张指挥九连向游击队发起突然袭击。游击队措
手不及,许多战士在密集的弹雨中纷纷倒下,当场牺牲10余人。(5,6,7)
    同年6月28日,徐定魁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部份
战士,由温岭大溪折返永嘉,过隘门岭至乐清石坦山村时,遭蒋叔南指
挥地主武装民团的伏击,当场牺牲10余人,全被砍下头;后续部队溃
撤。经连续三四天的搜捕,战俘全被押送到大荆。蒋叔南在小山头私
立公堂,对红军战俘逐一进行审问,然后全被枪杀在城w庙旁边一块叫
炭行的空地上,连年仅16岁的小红军也不放过。蒋叔南下令将尸体横
三、竖三像柴月似的垒起来“示众”,鲜血流淌满地。空地上堆放不下,
因天气热尸体也发臭了’,即雇人掩埋在百岗岭船山。后来抓到的便直
接押送往船山,枪杀或刀砍在挖好的坑里(老百姓叫“千人坑”),不论死
活与否,统统掩埋。据后来他的侄子告诉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屠杀红军
总数为471人。中队长徐定魁被剖腹挖心。这便是骇人听闻尚未公之
于世的红十三军“大荆惨案”。(4,8,9)0
    63年以前,在风景如画的雁荡山麓,居然出现这么一幅幅极不相
称的血淋淋的画面,然而这是残酷的历史事实,有人妄图掩盖是掩盖不
了的。至今雁荡山区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个个记忆犹新,追述当日目
睹大屠杀的景象时心有余悸。对于叶藤岭事件,在蒋叔南死后他的儿
子们为他撰写的行述中供认不讳,但对隘门岭事件却讳莫如深。正如
一位老农说的:“蒋叔南杀了那么多人,老百姓心都慈(寒)了”。蒋叔南
企图杀共邀功,借以东山再起,结果却事与愿违,老百姓对他无比痛恨,
以致死后在行述中不敢写上。尽管蒋叔南在经营雁荡山方面做了一些
工作,毕竟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罕见的血腥屠杀红军战俘的杀人魔
王,他的双手沾满是红军战士的鲜血,是洗不掉的。把这样一个人,经
过一翻妆扮,塞入“浙南历史人物”,为之树碑立传,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任,这决不是对前人的“苛求”。为之树碑立传的应该是那些被惨遭杀
害的红军战士,蒋叔南则应押上历史的审判台!
    当我们现场采访时,几乎每个老人都谈起蒋叔南的死,津津乐道发
生在60年前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似乎是借以发泄对这个杀人魔王
的无比愤慈和幸灾乐祸。1934年一个夏夜,蒋叔南溺死在石门潭。根
据当时在场的老人回忆,捞上的尸体缺少一只耳朵。一条毯挂在岩壁
树叉上,路上捡到他穿的一双咸草拖鞋。显见那么突然,那么匆促。分
析起来,不像前面那篇文章说的“夜游石门潭,失足落水而段”;倒像是
当地群众传说的受到人民严厉的惩罚,是两个来自永嘉的“割稻客”(农
忙时替人割稻的帮工)或“大本”(有本领的侠客之类的人)干的。相传
古时,这一带有条恶龙,常常为害百姓。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金都尉
的前来伐龙。后来恶龙被斩死,金都尉也死了。在龙滚过的地方便形
成石门潭。后人立庙纪念金都尉。在碧波荡漾景色幽美的石门潭,60
年前又出现一条“恶龙”和两个“金都尉”,人们同样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1)(历代人物与温州》372页,温州风貌编辑部编,1986年。
(2)《蒋叔南先生行述》,19340(件存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
(3)(浙江党务》第12期18页,19280(件存温州市档案馆)
(4)(关于红十三军隘门岭惨案的调查报告》,永嘉县新四军研究会等,19920
(5)(红十三军与浙南特委》103页、216页、254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880
(6A温岭党史资料通讯》第17期,19840
(7)《乐清党史资料通讯》第16期,19870
(8)(永嘉党史资料通讯》第15期,19860
(9)(之东》109页,黄炎培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0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第_3朵_云 2012-4-1 20:07
蒋叔南  应该是没有错的啊  想一想  1930年啊   那是什么人的天下啊  为了政府办事情  是对的

查看全部评论(1)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备案号:浙ICP备202102403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2028号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大荆网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 -- | |

TOP
返回顶部